读书笔记: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date
Feb 21, 2024
slug
book-aa
status
Published
tags
书籍
summary
即使过去无法改变,未来还是有可能改变,但其实连过去都有可能改变。为什么?因为过去也是由我们赋予它意义。
type
Post
cover
今年在旅途中读完的一本书,读的过程中想起之前一个关系很要好的朋友。和他聊天,他总是要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结到家庭。当时,『原生家庭』这个词还不像现在这么流行。每次我都动脑筋给他想办法,提出一些建议。可最后他要么是原地踏步,要么就是彻底放弃,下次见面吃饭说来说去还是怪罪到自己的家庭。最后一次见面,我也失去耐心,给他说,既然你觉得家庭是根本原因,那还不如彻底割裂,想做什么全靠自己就好了。他回我说,事情没有我想的这么简单。之后我彻底厌倦,不再和他联系,听说他也还是老样子,有点失望。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我当然明了,也知道很多问题肯定存在,只能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赋予自己勇气的方法。『我们无法拥有绝对性真理,正因如此,人更不应该向现实低头,至少可以努力朝理想迈进,或者说,我们必须努力这么做。这个道理套用在个人的人生中也是一样。不付出超越现实的努力的人生,除了停滞以外,什么也没有。』
但他幼年曾经身处事件发生现场的经历,就一定是夫妻相处不和谐的原因吗?婚姻生活不顺利,问题应该是出在两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才对,怎么会跟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某个事件有关。就像有人会把自己的犯罪归咎于贫穷,但是另一个认识他的人知道这件事后却说:“大家都一样穷啊。”
阿德勒早在和弗洛伊德一起做研究的时候,就把会对幼儿生活产生障碍的身体缺陷称作“器官缺陷”,并研究它对于性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小孩子一出生就希望可以得到快乐,但他还太小,充满敌人的周遭世界妨碍他获得快乐。为了获得满足而涌起战斗欲望的动力,会使小孩子成长。原本的攻击冲动是以比较纯粹的形式被表现出来,像是打人、咬人,或作出让对方感到害怕的事等等。长大之后慢慢会归结成运动、竞争、决斗、战争、支配欲望、宗教社会国家人种之间的斗争等等,具有破坏、攻击性的行为。但相对地,攻击冲动也可以引导出对社会有用的行为以及天赋。
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只追求两件事:第一个是个体心理学必须是“在永恒的前提下”;另一个就是必须让所有人都能理解。
不是每个人都活在同一个世界。
就目的论的观点来说,人不是因为生气被逼得不得不大声说话,而是为了大声说话所以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不是因为内心不安不敢出门,而是因为不想出门所以表现出内心不安的样子。
先要有一个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目的,然后才开始思考达成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说,不是生气这个情感在背后控制着我,而是我为了迫使别人照我的话去做,所以使用生气这个手段。又或者我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所以表现出悲伤的感情
人在做某个行为的时候,其实都是当下判断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而这个好处,才是人作出某个行为的真正目的与目标。
从经验中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释就是赋予意义的一种形式。比如说,我们讨厌某个人的时候,要列举出许多原因并不难。例如,我讨厌他优柔寡断。但同样的我,过去可能认为他是一个好相处、不会任意指使他人的人。又或者,我原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做事井井有条,但后来可能又会嫌他老爱在小事上坚持。或者,以前觉得某个人不拘小节,后来却觉得他太粗线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当我不想和那个人维持关系时(这才是找缺点真正的“目的”),我就不得不找出他的短处。这样才能把不和他继续维持关系这件事正当化。
生气的目的,是为了主张自己的想法,并强迫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主张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通过生气这样的手段,真的可以把自己的主张传达给对方吗?发脾气这个手段,确实在很多场合中,别人会因此而听你说话,但绝对不是心甘情愿地听。如果生气的人知道其他更有效的传达自己主张的手段的话,他一定会选择那个手段,但生气的人不知道其他手段。
情绪不会控制人,只不过有些人认为可以而已。他们以为自己被情绪控制,忍不住勃然大怒。他们希望孩子照着自己的想法做,希望通过使用情绪来控制孩子。再加上,他们认为自己本来没有受到情绪影响,但看到孩子的行动所以忍不住发火。孩子故意做些惹火大人的行动,这种说法也是属于原因论。
前面我写道,即使过去无法改变,未来还是有可能改变,但其实连过去都有可能改变。为什么?因为过去也是由我们赋予它意义
阿德勒把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人生以及自己所赋予的意义称为“生活形态”,一般我们会把它称作“性格”。
现代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生活形态的定义如下: 1.自我概念 2.世界观 3.自我理想。
但假使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我们就有可能改变对自己与世界所赋予的意义,当然也就能改变人生。
生活形态就像是通过眼镜或隐形眼镜看待自己与世界,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像明明戴着眼镜还在找眼镜那样,把看待自己与世界的方式看得太过理所当然,我们明明遵循某种生活形态,或通过它观看、思考、感觉这个世界并采取行动,但自己却浑然不知。
家族氛围是我们在无意识中被灌输的观念,因此当我们和不同氛围的家庭中成长的人结婚时,很容易产生问题。结婚后会发现,许多对自己来说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对方来说并非如此,这些问题都会一一浮现。
听到算命师断定自己和中意的对象个性合不合、什么时候会结婚,大部分的人很容易就接纳了。会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可以猜想他不会想靠自己的力量与努力来改善人际关系。阿德勒对心灵主义或心电感应这些理论采取否定的态度。因为会对这些理论感兴趣的人,都是亟欲想脱离自己目前的局限,想借着与死者的连结,超越时间的限制。
幸福也是一样。光是让别人认为自己很幸福一点意义也没有。有些人确实在汲汲营营地追求着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幸福的事,老是在意别人的想法,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太在意“别人认为好”的事物。这样的人,幸福离他很遥远。就算别人认为你有多么地幸福,若本人,也就是自己实际上并不感觉幸福,那就一点意义也没有。
人会说出一些故意让对方生气的话,目的就是为了诱使对方作出回应。除此之外,一般被认为是心理出现病状的精神官能症也是一样,阿德勒认为必须要有一个接受反应的“对方”存在,精神官能症的症状才有可能发生。
因此,即使知道理想无法从现实中寻找,又或者如阿德勒恰当地指出,我们无法拥有绝对性真理,正因如此,人更不应该向现实低头,至少可以努力朝理想迈进,或者说,我们必须努力这么做。这个道理套用在个人的人生中也是一样。不付出超越现实的努力的人生,除了停滞以外,什么也没有。
小孩子作出许多大人眼中的问题行为,也都是出自他感受不到归属感,于是通过不恰当的方法,也就是给别人制造麻烦,想要借此获得关注,获得归属于共同体的感觉。
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人生中会遭遇莫大的困难,并为他人带来莫大的伤害。人类所有的失败都是来自这些人。许多宗教或教派都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增进共同体感觉。我个人对于任何人以合作为终极目标所付出的各种努力,表达赞同。我们不必互相斗争、批评、低估别人。我们每个人注定无法拥有绝对性真理,但有许多途径可以让我们一起通往合作这个终极目标。
阿德勒在谈到合作以及关心他人的议题时,被问到上述的问题。对此,他的回答非常明快:“一定要有人先起头。即使其他的人不想合作,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我的建议是,不如就先从你开始吧。不要去想别人有没有合作。
即使你有真实的感觉,但从“客观的”指标判断,你的感觉会被认定是“假的”。如果前面说的为真,那就意味着所有的知觉性性质都是假的,真实的世界和人认识的知觉毫无关联。比如说井水一整年的温度应该都是一样的,但从感觉上来说,夏天比较冰凉,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我们要说,我们的感觉是“假的”,只有十八摄氏度的温度才是“真的”,是这样吗?
儿女们围绕在临终前的父亲床边。儿子走上前,希望父亲说出他所知道的未来为何。 “只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没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 以前面举的石头为例,根本就不存在承载白色、冰冷、坚硬,甚至是石头本身这知觉性性质的实体或基质,有的只是偶尔会出现的知觉性性质。 我们看花时,一般不会说“这朵花好漂亮”,只会说“好漂亮”。对于这样的直接性的语言表达,经过分析后我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朵花好漂亮”,但在知觉的现场,出现的不过是“知觉像”(recept)或说是“知觉性状”而已。
小孩的问题(或说被认为有问题)行为不应该被当作X,重要的是如何解释以及赋予它意义。这就是F。随着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问题行为本身就会变得不同。就像对过去的经验赋予不同的意义,改变的不只是意义,而是连过去的经验都会跟着改变。生活形态就是我们对现在这个世界或自己赋予意义的方式,如前述,当我们被问到早期回忆,只能回想起与目前生活形态相符合的回忆。假如当前的生活形态改变了,被回想起的回忆也会跟着改变,即使是同一个事件,当不同的故事被回想起来时,我们可以说他的过去也跟着被改变了。
那就是对F的辨别,有某种“先验性”(先于经验)的东西在发生作用。那就是使F成为F的“理型”。
有优越情结的人,总是希望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优秀,但这样的人不但无法克服那些唯有自己积极努力去处理才能解决的问题,还会促使他选择逃避。当他人对他自己期待的形象,和他的现状相差太大时,他甚至会产生放弃变得优秀的念头。
他认为,宗教性的信念大多是为了让人忘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借此模糊个人的责任(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责任与人类的进步息息相关)。
无论有无出现症状,精神官能症患者在面对人生的问题时,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即“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他们面对人生问题的时候,认为没有成功解决问题就等于失败,所以害怕失败,采取“犹豫不决的态度”“原地踏步(想把时间停下来)。
自己有多么痛苦,借此控制他人(《阿德勒心理学讲义》)。一个人生病了,周遭的人不可能坐视不管。当小孩说他心里很害怕,不敢出门时,父母亲就不能出去工作了。当他晚上说自己感到害怕时,身边的人就要不眠不休地照顾他。就这样,无论是白天或晚上,病人都成功地控制着他的家人,让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把自己心里感到害怕作为控制别人的手段。“让别人无时无刻不待在自己身边,无论到哪都得跟在自己身边才行。”(《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同理,通过生气让他人为自己着想,通过悲伤让某个人一直待在自己身边,或者是不断地责骂别人,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就是想控制他人,这正是方向错误的优越性的特征。
的确,母亲是小孩的同伴,但小孩和母亲若过于紧紧相依的结果,就是小孩会把这个世界当作敌人,对原本应该关心的世界(他人)不感兴趣,只把关心放在母亲身上。 再加上母亲过于为小孩尽心尽力,导致小孩无法学会自立,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要靠自己解决,导致这样的小孩只知道拿取而不懂得给予,也不知道与别人合作的必要性。前面的引用文中出现的形容词“榨取者”,意思就是“榨取他人的贡献“。
阿德勒认为,即使扣除掉弟弟妹妹诞生的因素,被溺爱的小孩最后一定会变成惹人厌的小孩。“在我们的文明中,并不欢迎被溺爱的小孩,无论是社会或家庭,都不希望看到一个人受到溺爱的时期可以被无限延伸下去。”“因为大家会觉得,一个没作出任何贡献的人,却又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种想法太不切实际。”(《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想要摆脱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只要逆转它们拥有的共通特征以及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的要件即可。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要件有三点,我们再复习一次: 1.控制他人 2.依赖他人 3.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 因此,正确方向也就是结合共同体感觉的优越性追求,应该是下面这样: 1.不控制他人 2.不依赖他人(自立) 3.要解决人生的问题 。
健康的生活形态其实就是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的相反。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的特征,如同前面所看到的: 1.认为我没有能力 2.认为每个人都是我的敌人 因此,健康的生活形态应该是: 1.认为我有能力 2.认为每个人都是我的同伴。
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孩认为自己有局限。小孩会拿遗传或才华作为理由,甚至连用心做就做得到的事情,也会用这个借口逃避,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假如小孩和大人都关心这个问题,一定会努力去了解问题出在哪里。
被父母骂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小孩会受到关注。只要不是婴儿,小孩都知道自己这么做会惹父母生气。即使如此他仍这么做,是因为他即使挨骂,也想获得父母的关注。因此,问题不在于骂小孩骂得很凶,但小孩怎么还改不掉问题行为?而是正因为你不断地骂小孩,小孩才改不掉问题行为。
称赞小孩,小孩或许会把父母当作同伴,但若是习惯性地一直被称赞,最后他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称赞这件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认为某件事对方应该做不到。大人原本认为小孩应该做不到某件事,结果小孩却意外地做到了,这时即使父母称赞他:“你好棒哦。”小孩一点也不会觉得不高兴。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好?不是责骂,也不是称赞,阿德勒提倡教育小孩的方式是“赋予勇气”。小孩不愿解决问题,与其说是问题太过困难,不如说问题是出在小孩对自己的评价。假如小孩对自己的评价是恰当的,那么即使他最后没有成功解决问题,也不至于一开始就放弃。阿德勒说,小孩不愿解决问题,是因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小孩的问题不可能由大人代劳,但大人可以从旁协助。在协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小孩认为自己有价值。
因此,赋予勇气的目标就是帮助小孩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已经被赋予勇气的小孩就不会被他人评价左右,也不会特意表现出比实际更好的样子。能做到这一步,小孩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还是要谈到具体该怎么改变,否则容易流于空谈。
那么,实际上没作出贡献的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获得贡献感?我们可以试着努力从对方的言行中找出良善的意图。因为即使对方拥有好的意图,也可能因为表现的方式不恰当,让人难以察觉。阿德勒在谈到精神官能症患者时也说到,治疗者光只有良善的意图并不够。对自己来说确实如此,但若是对他者,我们必须努力找出对方良善的意图,只要关注在这一点上,对方就可以获得贡献感。
我想起苏格拉底曾说过以下这段话。不要去想自己还能活多久,不要执着生命,“相信某些女性常说的,把这些问题交给神,被决定好的命运没有一个人能幸免。把心思放在下面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将未来可能剩下的时间做最好的运用,好好活下去。”(柏拉图《高尔吉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