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即使过去无法改变,未来还是有可能改变,但其实连过去都有可能改变。为什么?因为过去也是由我们赋予它意义。
即使过去无法改变,未来还是有可能改变,但其实连过去都有可能改变。为什么?因为过去也是由我们赋予它意义。
日本接纳、重新挪用,最后反向输出美式风格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文化全球化的过程。
生活在稀缺陷阱之中,你所拥有的就会比实际应拥有的更少。这种生活总是需要我们紧赶慢赶,在每个球就要落下的刹那开始应对,结果就在匆忙间织出了一张乱七八糟的补丁图。
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的寥寥无几。
人生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场我们似乎极少能从中醒来的梦。人生的意义远远超越文字能够描述的范畴,当你凝视文字过久,它们也会渐渐丧失含义。“神”,“科学”,“意义”。一切都融化在沉默里。
不管这是高度的智慧还是最简单的天真幼稚,谁能尽情享受瞬间的快乐,谁总是生活在现在,不瞻前顾后,谁懂得这样亲切谨慎地评价路边的每一朵小花,评价每个小小的、嬉戏的瞬间价值,那么生活就不能损害他一丝一毫。
云朵像水母一样包围了城市。 卢多记起了水母。 人们看云,看的不是云本身的轮廓,因为它们并没有外形,或者说它们具有所有的形状,因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人们看到的是心底最渴望的东西。
乾隆出生约二百年以前的1522年,麦哲伦就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接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相继来到中国南面的海域,全球化进程从此开始。任何国家想永远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
此种种族生态继承格局,决不意味着一个种族群体会完全重复另一个种族群体所走过的老路。有些种族上升的步伐要比其他种族来得快。
任何命运,不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当你与他人闲坐交谈时,你是孤独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无论你在哪里,只要夜晚降临,火苗随着来去自如的风势自由燃烧,你就是孤独的。你说的话,除了自己又有谁在听?你想的事,对他人又有何意义?世界在那边,而你在此处——这是仅存的两极,也是唯一的现实。
博尔赫斯在故事中总结道,是遗忘而不是记忆造就了人的思维。这个世界如果要变得更有意义,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信息,“思考其实就是遗忘”。
外界再也不会提供更多和更好的东西了,我们要么短暂地填满洞穴,要么就短暂地被淹没在洞穴外面。
奥尔罕·帕慕克在一个虚构小岛上讲述了一个命运交织与文化冲突的漩涡。
I realize that I have nothing to lose by following my heart and intuition, even if I embarrass myself or fail in the eyes of others. Because Iʼll be dead soon.
书本就像坟墓,老板说。
简单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科学可以研究的“真实的世界”。“在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的时候,”海森堡解释道,“我们讲的是我们跟自然的关系,我们并不是客观而独立的观察者,而是人与世界的游戏中的当事人。科学已经再也不能用和之前相同的方式来面对现实了。
并非什么宇宙,因果报应之类的,我相信在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谁。你无法对自己隐瞒什么.
那些离开的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通过迁移实现了“自我边缘化”,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这个过程被不断重复,由逃难者组成的文化复杂的区域在国家的内地不断延伸。
我并不认为,这些男人整天整夜地坐在海边,是为了,就像他们声称的,不错过牙鳕鱼游过、比目鱼浮上水面或者鳕鱼游向岸边的时刻,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待在一个能让他们把世界留在身后而前方空无一物的地方。